终于回到南京,坐到办公室的电脑桌前,本来是前天到当晚就要把总结报告写出来的,奈何俗务太多,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往往能让人忘掉最重要的事,都被现实中一些紧急但并不重要的事情耽误了。所以无论怎样忙,我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放下俗务,不被现实生活搅扰,安心把这篇文章写出来,哪怕不尽完美,但是本着“先完成,再完善,后完美”的原则,先把基础的作业交了。
这次从中卫至南京的骑行收获挺大的,说是“办一场一个人的拉力赛”一点都不过分,因为疫情我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参加长距离拉力赛,身体也因为俗务变得庸俗,所以希望有一场长距离、高强度的拉力赛来锻炼身体,提升状态,再者也确实需要这么一场拉力赛来提振自己的士气,尤其是给自己承诺了一定要骑一次自行车回老家,所以这次回家乡祭祖的愿望也实现了。见到家乡的亲人们都很健康也甚是欣慰。
这篇文章之所以称之为总结报告,我还是把朋友圈好友关心的一些问题先回复一下。一是问我一个人夜里骑行神龙架、秦岭这种大山怕不怕?说实话刚开始挺怕的,尤其是从中卫出发的前一个晚上,我甚至很紧张,真有种即将要去参加拉力赛的那种赛前紧张感,前面的路都是我从来没有走过的,跟跑环塔拉力赛一样线路都是新的,一切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只能靠自己的应变能力去应对,以不变应万变,跑出属于自己的节奏。进秦岭的时候确实有点紧张,因为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陡,距离有多长,自己几天才能走出秦岭,晚上能不能及时找到过夜的地方,一个人骑行穿越带不了太多东西,所以这次选择了住店而不是露营的方案,这个方案从第一天就证明是对的,因为第一天就遇见大雨,在全身淋湿浇透的情况下去露营显然不科学,搞不好第一天就感冒退赛了,即便是不受凉感冒也很难在露营的条件下快速恢复体力,继续第二天的骑行。所以选择住店而不是去负重携带睡袋和帐篷是绝对适合自己这次穿越的选择。回到刚才的问题上,一个人在下雨的夜里骑行确实很挑战人的勇气和毅力,而且是在秦岭和神农架这种深山老林里,连续十天的大雨让山体都变得不稳定,有很多滑坡的地方。实际上,我进秦岭的时候交通是限制的,汽车一概不让进,我是趁交警拦车没有注意到我的时候从旁边的人行道进去的,进去以后才发现秦岭已经交通管制,我在秦岭里面骑了一天车,除了秦岭里面的原住民路上就没有见到车和人,过秦岭隧道的时候我是唱着歌从隧道正中间一路骑过去的。从刚开始的紧张,到后面越来越放松,这个过程跟跑环塔拉力赛一样,进入比赛状态就什么都不在乎了,眼里只有目标终点,心里始终守住正念,歪魔邪道都不要去想。这里我还分享一个故事,当我在神农架一个农家菜吃饭,因为下雨那顿饭我吃了三个多小时,一边吃饭一边躲雨,农家乐的小哥就找我聊天,聊的恰巧仅是一些神农架的过去灵异鬼怪之事,有的讲得神乎其神,没有一点定力的感觉直接被带到沟里去不敢走路了。农家小哥给我讲的其中一个故事,说是当年神农架修路,一个夜里看路守夜的老大爷做了一个梦,第二天就卧床不起,看什么医生都不管用,于是修路的包工头就把当地的算命先生请来了,那位还是道行很深的先生,一看就知道了七七八八,问老大爷夜里是不是梦到了什么东西?看路守夜的老大爷说前天夜里梦见四个小伙子喊他出去玩,他就跟着一起去了,结果就出现了早上卧床不能起的那一幕。这个故事当天晚上我就时常想起,一个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神农架“野人谷”里骑行,当时还下着大雨,我是越想这个故事越害怕,甚至隐约都能看到前方有“四个小伙子”的影子,我知道这是幻觉,一定不能再进一步,立刻马上要跳出来,于是乎我就斩断那些乌七八糟的念头,守住一个正念,我就是一个赛车手,我正在“办一场一个人的拉力赛”。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我就进入了一个赛事负责人的思想境界,我考虑的是赛事怎样办的科学,有趣同时还要有挑战性,这个时候我是这条线路上主人,所遇到的都得向我让路,我是勘路者,我是先锋,谁也挡不住我向前的路。未来我会带着无数的小朋友、家长朋友们来重走这“野人谷”,会让这里阳刚气十足,每当这个时候,我心中的就像燃着一支火把,照亮自己也照亮前方的路,心中充满力量,前途一片光明。这个时候的自己是一点都不害怕的了。这就是我说的守住正念,心中只有目标终点。所以,穿越六盘山、黄土高坡、秦岭、神农架的深山老林我是一点都不害怕的,就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名赛车手,我正在“举办一场一个人的拉力赛”。
朋友圈问的最多的第二个问题是一个人骑这么远,累吗?说实话,最累的是前三天,跟跑拉力赛一样,前三天是最累的,那个大腿疼的简直不能碰。适应了这个节奏,从第四天开始就慢慢觉得没那么累了。尤其是这台车还是带30%~50%电助力的车,我带了两块电池,加起来能搞定接近100公里的上坡,也就是每天能骑行100公里以上有助力,当然这个助力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要能蹬得动,不是电动车给油门就能走的那种,是你必须自己蹬系统才给你配30%左右的助力,如果自己蹬不动那这个助力也是一点儿没有的,所以有时候太长时间骑行尤其是超过100公里没电了那个骑行是非常吃力非常痛苦的,如果遇到夜晚和下雨就是挑战。当然这些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安排电力和体力,到后面我的经验是“车要充电人要吃饭”,人吃饭的时候车可以充电,我前半程习惯只吃一顿中饭,吃的很好,晚饭就将就买点面包牛奶什么的也为了节省时间,凑合吃一点就接着赶路。后来我发现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晚饭认真吃,像中餐一样吃好一点,既能快速恢复体能又能有充足的时间给车和手机充电,这样晚上即使是骑到半夜12点人也扛得住,之前那种只是吃点面包喝点牛奶的做法到夜里10点就体力不支了。所以,骑行不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吃好喝好,这是快速恢复体能最直接的方式。如果再加上充足的睡眠,那整个过程就是完美体验的一种感受,虽然累,但是累并快乐着。
朋友圈问的最多的第三个问题是这么多天下雨,怎么扛过来的?这一点其实要得益于如今先进的骑行装备,我的驼包是防雨的而且防雨效果特别好,打开关上都很方便,保障了我随身携带重要物品不被淋湿,再就是骑行雨衣特别棒,一般的小雨中雨都能抗住,当然遇上大雨基本上什么雨衣都不管用,从上到下都是湿的,再加上出汗,里面也都是湿的。好在自行车骑行身体一直在释放热量,风吹雨打一般也不会受凉感冒,只要是一直在骑行基本也不会被风吹感冒,另外雨衣还有很好的防风效果,下坡高速行进的时候不运动也不会被风吹到。其实最需要克服的是心理障碍,以前总觉得下雨就要躲,怎么能淋雨呢?经历了14天里面11天都是下雨天之后,仿佛下雨这件事再也不对我形成挑战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心理已经形成对下雨骑行免疫了,反正骑行是要出汗,淋雨就当是出了一身汗没有及时干罢了,唯一有一点下次需要改进的就是骑行鞋,下次长途骑行一定要选择一双防水鞋,起码是Gore-tex面料之类的鞋子,然后用裤脚把鞋口扎起来,防止水从脚踝位置进去就行了,骑行过程中保持脚干燥就会好很多。不过有一点要注意,骑行一定不要戴耳机,要保持时刻对交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感知,尤其是下雨天气,如果遇到塌方或者泥石流一定会听到一些声音,而且这些声音往往很大,传的也很远,如果保持听觉敏锐对提前预判一些状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很重要的,可以赢得足够的反应时间。裤子其实倒是无所谓,不管长裤还是短裤因为骑行裤都是快干面料,淋湿了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上衣如果选一件好点的雨衣,轻薄、防风又防雨的最好。像我这种经历了14天里面有11天下雨,就对雨天骑行无所谓了,甚至有时候还会觉得雨天骑行体验更好,一是不热,二是空气好。过了心理这一关,身体其实很聪明,很快也会适应,基本不会出现淋湿感冒的情况,只要是一直在运动,即便是长长的下坡路,因为穿了雨衣防风,也不会因为吹风受凉,这是我雨骑的一点感受。最重要的是一句话:经历过,就不怕了。
朋友圈问的最多的第四个问题是这么远的路怎么规划行程,酒店是自己定还是找人帮忙?这个问题其实在五年前我一个人自驾穿越美国的时候就解决了,或者说我基本没有提前预定酒店的习惯,都是走哪儿算哪儿,哪怕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一个人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也都是通过当地的APP来预定周边的酒店,这个问题用一台能上网的手机就解决了。在国内用携程,在美国用Booking,搜索附近的酒店就好了。其实更多的还是考验自己快速适应一个陌生城市的能力,运用移动互联网工具,让每一晚的住宿都变成一个发现之旅,发现一座城市之美,发现品牌的差异化,也发现哪些品牌风格是真正自己喜欢的。克服对陌生环境的害怕情绪,也是对小朋友的一种训练,后面我会带着小朋友多去骑行,带他们骑行去陌生的城市,去经历夜骑、雨骑,让他们在骑行中变得勇敢、自信,自然而然产生由内而外的安全感。不管身处何处,都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都不会因为陌生而害怕。这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吧。
朋友圈问的最多的第五个问题是路上吃什么?遇到无人区了怎么保证还能吃饱喝好?这是一个好问题,从一出发我就遇到了,我就要在不停路过的各种路边店做出自己的选择。一要保证干净,二要好吃,三是有营养。如果还能有地方特色那就完美,我就用这个原则来做选择。所以,一般早上我会选择酒店的早餐,一是节约时间,二是酒店早餐一般保证上述三条当中的干净有营养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运气好遇上好吃那就说明这家酒店不错。中餐我一般会选择吃一顿好的,有炖锅的就不吃炒菜,特别是有当地土产鸡鸭鱼鹅之类的,一定选择炖锅加青菜,一个是有营养,还有就是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充分休息,也可以给各种设备充电。最主要是吃一顿好吃的确实能让人全身心得到放松。晚餐我之前比较马虎,因为前半段的策略是尽量不夜骑,所以到六七点钟就选择住下了,晚饭其实不用吃太好,一点简餐加水果就够了。但是后半程因为要赶路加大了夜骑的频次,后面三五天几乎每天都夜骑,有两天甚至都骑到夜里12点,这种情况就需要一顿高质量的晚餐了,选择也是一样,最好是炖鸡红烧鸡之类的,再加上一碗番茄蛋汤基本就能保证元气满满,晚上哪怕骑到深夜都没问题。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点不了太多菜,一般也就是一个小的炖锅就搞定,再配上一两碗米饭,既能吃好又能保证营养,这一路我没有感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吃的够营养。当然我在路过秦岭安康的时候碰到有买酵素和益生菌的,顺手买了一点,每天吃点对肠胃也是很有好处,基本上遇到一两次水土不服拉肚子及时补充一些益生菌很快就好了。
朋友圈问的最多的第六个问题是如果遇到车坏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是我一开始就要想清楚的,自行车尤其是新车基本不会有大的故障,只要不摔车主要遇到的故障就是轮胎被扎破了需要自己补胎换胎这样的问题,我的策略是带了三条新的内胎,内胎如果扎破了现场换新的,扎破的轮胎当天带回酒店补,不需要在路上补胎,这个策略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还有就是现在有一个新技术,就是内胎和外胎之间可以放一个防扎条,一般的玻璃渣渣情况都能防住,所以这次用了这个新玩意儿之后2250公里的长距离骑行居然只在西安被扎破了一次胎,全程都是元气满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面的驼包,两侧的都很好,但是中间那个的驼包质量不太好因为雨水溅起的泥浆太多慢慢就烂掉了,但是因为中间的驼包还有固定两侧驼包的作用,还不能扔掉,只能是就将这用,一直坚持到湖北宜昌买了一个新的品牌中间驼包才算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要不然就会一直被驼包掉下来这个问题困扰。所以,长途骑行一定要选择高质量的品牌驼包,这一点非常重要。
朋友圈问的最多的第七个问题是每天最多能骑多少公里?这个问题出发之前我计划是每天200公里,但是因为出发第一天就下雨,而且前半程都是大山,所以这个计划打折了,而且是五折。前半程穿越了六盘山、黄土高原、秦岭和神农架四座大山,又遇见大雨,所以基本每天只有100公里左右的行军能力。到了后半程从湖北到安徽再到江苏就基本没有什么大山了,再加上天气也转好了,这个时候的日行军能力就真的能做到我之前规划的200公里每天了,而且最后三天每天基本都超过200公里。这比我上一次2008年穿越就快了很多,上次是两人,这次是一人。两个人只要一人出现状况两个人就都要停下来,如果是一个人出状况的情况就少,行进的速度也快,还有就是现在的车技术也提升了,现在有了电助力技术,在爬大山的时候的确能省力不少。此次单人单车无后援穿越宁夏、甘肃、陕西、湖北、安徽、江苏六省总行程2260公里,用时19天,其中1天休息日,平均每天行进距离125公里。
第八个问题是一个人在路上长途骑那么远都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对一些平时想不通问题都想的通透了?这个问题其实问的真的很好,长途骑行尤其是一个人长途骑行途中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去自己独立思考,而人在运动过程中的思考能力是比较强的,除了思考平时不怎么会去想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还会思考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会反思自己的错误,也会为未来要做的事情做一些决策。平时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在骑行过程中可能还会有灵光一闪出现解决了很久没想清楚的问题。总之,我是很喜欢在骑行中思考问题的人,越是无人区越是可以进行没有干扰的深度思考。所以一场长距离穿越骑行,一定会有思想上的收获,带着这种感觉开启自己的发现之旅吧。
这是我能回忆起来的朋友圈朋友问的最多的问题,你看看我是不是都回答到了?如果还有你关心的问题,欢迎给老铁留言。当然也欢迎来参加老铁组织的后续茶话分享会活动。